學名
Epinephelus merra  
發音 
Epinephelus merra網紋石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och, 1793 棲息深度 0 - 46公尺
中文名 網紋石斑魚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蜂巢石斑魚 
最大體長 31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蜂巢格仔、六角格仔、蝴蝶斑、牛屎斑、石斑(臺東)、鱠仔(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Cephalopholis merra, Ephinephelus merra, Epinephalus merra, Epinephelus megachir, Serranus merr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Heemstra, P.C. etc.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6206 ASIZP0056212 ASIZP0058120 ASIZP0066410 ASIZP0700302 ASIZP0801896 ASIZP0911896 NMMBP00009 NMMBP03136 NMMBP04104 NMMSTP00065 NTMP0767 NTUM00798 NTUM00799 NTUM01325 NTUM02130 NTUM07473 NTUM08254 SU7984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Wire-netting cod; Wirenetting cod; Dwarf-spotted rockcod; Dwarf spotted grouper; Honeycomb grouper; Honeycomb sea bass; Honeycombe grouper; Honeycomb rockcod; Honeycomb cod; Honeycomb rock-co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8-3.3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平坦或略凸。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4列。鰓耙數6-9+14-17。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8-54;縱列鱗數98-114。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5-17;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頭部、體部及各鰭淡色,均有圓形至六角形暗斑密佈,斑間隔之狹窄自成網狀圖案;胸鰭密佈顯著之小黑點。體背背鰭基底處無任何斑塊。

棲所生態

沿岸淺水域魚種,常出現於潟湖及灣區之礁石間,棲息深度甚少超過20公尺。雌魚在標準體長約14公分時成熟,18-21公分時開始性轉變。主要以小魚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南非至法屬波里尼亞。臺灣各地均有產。 

漁業利用

沿岸常見之魚種,產量豐富,亦是水族館展示的魚種。一般漁法以手釣、魚槍、魚籠捕獲。一般捕獲之魚種皆小型,故以煮湯食之較宜。因食物鰱之故,可能含有熱帶海魚毒。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